【首届耕塾奖获奖团队系列报道之四】第一现场,“救”在身边:让急救成为公众必修课 同济医院急诊科急救技能培训公益项目
死亡突袭是一场无差别打击。令人猝不及防的一种,叫心源性猝死。当它突然来袭时,留给生命反击的时间,往往被拆成秒来使用。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报告,这一直击心脏的“天降横祸”每年会随机掉落超过55万名中国人的头上。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在四分钟内接受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心脏骤停都发生在医院外,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万一发生心脏骤停,专业医护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所能依赖的只有最先发现状况的现场目击者。然而,我国公众对心肺复苏术(CPR)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知晓率、使用率和掌握率常年面临“三低”的窘境。 近年来虽有明显提高,但相较发达国家的数据仍相差甚远。“亟需推进的,是让更多公众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在目击的第一现场,立即展开救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严丽表示。从2003年起,她所在的科室正式启动“第一现场,‘救’在身边”急救技能培训公益项目,21年来,团队科普学时上千,线上线下受众群体过千万。2023年,他们进一步启动急救科普人才培育项目,吸纳更多有志医学生的加入。今年4月,该项目获评首届耕塾创新教育基金奖“创新活动奖”。在耕塾基金的支持下,他们致力于让守护健康的声音传得更远,让急救成为公众必修课。急救科普活动现场
出于救人的本能
急救培训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具体时间已久远到难以考证。严丽只记得,在一次党组织生活中,放射科的一位医生谈起在CT室亲眼看到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时很是心痛。但因为他们不是一线医生,抢救起来很被动,希望能提升抢救技能。这引发大家展开了延伸性讨论。那时严丽还是一位年轻医生,她建议利用专业对辅助检查科室做培训,提升全院医疗救治能力。这一提议得到了时任门急诊党支部书记金芳妹的大力支持,并在钟强书记的领导下逐步发展成型。没有强制要求、也没有津贴补助,只是凭着想要救人的本能,急救技能培训在同济医院急诊科内悄然生根。起初,培训只在本院内部应其他科室的需求有一搭没一搭地进行,后来变成了同济医院所有医护入职前的必修课。2003年10月,培训体系基本建立,正式以项目的形式启动。他们开始走出医院,走进公安、消防、学校、铁路等重点单位,随着团队的声誉不断扩大,在这之后,他们也受到了社区的邀请,直接面向最广大的公众。在急救领域,病人处置分为“院前”“院内”两个环节。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的猝死中有七成以上发生在“院前”阶段。与这一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柳叶刀-公共卫生》期刊发布的中国首个全国性院外心脏骤停调查(BASIC-OHCA)结果表明,我国每年经院前急救接诊的心脏骤停患者中,31.8%的患者接受了心肺复苏,该比例低于其他国家的复苏比例。在预后方面,近60%的患者在现场被宣布死亡,剩下的那部分即便被送去了急诊,存活出院率也仅为1.2%,相较发达国家预后数据仍相差甚远。幸运儿终归是极少数。不是每个遭遇意外的人都能及时遇到医护人员,由于在场目击者不会救、不敢救而错失抢救时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对严丽而言,工作二十多年来,印象最深的正是这些“本有很大希望”的遗憾。护士长商薇薇也有同感。她还记得,在一次急救科普活动现场,有一个年纪很大的婆婆学习过后感慨:“如果我当时会急救,可能说不准我的老伴就不会走。”经了解得知,老人的老伴之前在家中突发意外,但因为家人不会急救,只能在拨打了120后焦急地干等医护人员赶来。而这时早已过了“黄金四分钟”的最佳救援窗口期,病人没能再醒来。经历过太多“从死神手里抢人”的时刻,在医院见过太多生命的逝去,这也让团队更坚定了继续向更多公众科普急救技能的决心——提升社会急救能力,让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技能很有必要。以科研的态度做科普
随着公众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面的同类急救技能培训团队和项目也有不少。但他们对团队的工作始终自信,“因为这是我们‘吃饭的东西’,这是别人不能比的。”严丽说。急救技能培训分为“先理论、后实践”两个环节,具体内容会根据培训学员的职业、年龄等不同身份及培训时间等针对性调整。通常情况下,首先他们会立足常见的风险场景,从正确的电话呼救到沉着镇定的心肺复苏,细致讲解猝死、溺水、电击伤、中暑等各种危险事件的自救与互救技巧。接着,他们会利用人体仿真模型现场边演示边讲解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及步骤,并在之后的实践环节分组手把手地指导学员开展心肺复苏操作练习。现场实践环节
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一线临床和教学经验让他们的急救培训广受欢迎。8月23日,同济医院工会组织了面向职工子女的医学体验夏令营。在夏令营上,急救培训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实践环节之初,孩子们面对模拟人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在助教耐心细致的指导下,他们很快掌握了要领,随着反复练习,动作逐渐变得流畅有力。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登台演练,组织起了急救“接龙”,小小的手掌有力地向下按压着模拟人的胸膛,动作精准,节奏稳定,仿佛真的正在“为生命接力”。商薇薇介绍,此外团队还将科研训练的系统思维带入了急救培训,用科研的态度做科普,在保证培训体系的科学和严谨的同时,也让他们的努力在社会效益和科研成果上实现了“双开花”。培训前,他们会要求学员填写自制的急救知识问卷,以掌握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针对性开展教学;培训后,他们也设置了互动和反馈环节,邀请学员现场提问并回顾学习成果,当场检验学习效果。这批珍贵的问卷数据帮助他们精准掌握了公众的疾病认知情况。目前,团队基于急救培训期间发放的问卷数据已发表多篇北大核心期刊高水平论文。除了实际的技能培训外,认知态度的宣教也同样重要。在科普过程中,他们发现,公众面对危急情况不会救、不敢救的情况仍然普遍。严丽说,每当这时,她总会拿自己在临床里见到的病例举例。有人担心心肺复苏会造成肋骨骨折等后果,严丽安慰他们,这种情况在医院抢救时也有时出现,但只要命保住了,后面都有可能康复,“有什么并发症会比死亡严重?如果没人救他,他就没了。”也有人担心救人后被对方“讹上”,严丽一方面表示理解,告诉学员“就算不上手去救,帮忙打个电话、拿下除颤仪总是可以的”;另一方面,她也呼吁大家尽可能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或家人发生意外,你希望别人怎么做?让急救知识传得更远
面对面的培训之余,他们的线上科普也未曾间断,覆盖了更广泛的网民群体。酷暑季节,团队李仁杰医生及时科普《关于溺水你应该知道的二三事》;“刘畊宏健身操”爆火之时,团队冉晓医生发布视频科普横纹肌溶解,提醒民众适量运动、量力而行;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严丽也带领团队第一时间率先发布科普文章,指导公众居家隔离,并在后期参与多场在线直播,向海外分享抗疫经验。正式成立二十多年来,团队成员全部由同济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和护士组成,培训全部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进行。科普实际并非他们的“本业”,这些年的活动全靠他们自筹经费或自掏腰包支持,有时也要为了活动动用人脉借器具。团队希望能让更多人拥有医学常识,关键时刻,这些知识能救命。这些年,他们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过。为了进一步扩大急救培训的普及率和影响力,2023年起,团队开始筹划吸纳医学生加入培训导师队伍。目前项目处于计划和试点阶段。能获得耕塾奖在团队成员的意料之外,对他们而言,这是认可也是激励。未来,他们计划在耕塾基金的支持下,依托同济医院急诊科专业背景,联合同济医院研究生支部和团委招募一批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医学生加入,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温度有奉献精神的医学生科普团队,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科普培训方案,希望通过培训讲座和社交媒体惠及最广泛的公众,提升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在紧急情况下,成为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守护者。(采写:武丹萍,编审:高峰)